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_天天性天天草_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成人日韩欧美

歡迎訪問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官網
0473-2616100 校園地圖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要覽>頭條新聞>詳細內容

新聞要覽

烏海市委關于堅定不移、一抓到底推動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見行見效的決定
2023年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烏海市第八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7-17 15:49:28 點擊數量: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的決定》要求,堅定不移、一抓到底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以實際行動呵護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結合烏海實際,作出如下決定。

  一、對黨絕對忠誠,在爭做“感黨恩聽黨話、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模范”上見行見效

  不斷增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把感恩于黨、一心向黨的情感根植于內心深處,落實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上。

 ?。ㄒ唬└訄远ㄗ杂X地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完善、嚴格落實“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堅決聽從黨中央號令、服從黨中央指揮,開展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著力解決溫差、落差、偏差問題,切實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烏海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抓實黨的創新理論常態化全覆蓋培訓,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對“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心向習近平總書記、心有黨中央,始終做到忠貞不渝、矢志不移。

 ?。ǘ┦冀K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領各項事業發展。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加強面向全社會的宣傳教育,引導全市上下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深情厚愛,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擘畫的發展藍圖、制定的行動綱領,確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不斷完善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閉環,確保工作落地見效。

  (三)讓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全市各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組織好“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闡釋“內蒙古地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民族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內蒙古是在黨中央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內蒙古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偏差都是黨中央幫助糾正的,內蒙古作為模范自治區模范就模范在聽黨的話上”的事實和道理。開展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深化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工作,舉辦先進模范人物感黨恩事跡報告會,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關懷與支持,用鮮活的事例講述黨的好政策為各族人民帶來的好日子,動員全市上下自覺把感恩之情轉化為維護之志、奮進之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描繪的美好藍圖在烏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聚焦工作主線,在爭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上見行見效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持續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ㄋ模﹫猿职谚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始終牢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做任何工作、辦任何事情都賦予其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各級黨委(黨組)要始終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把好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出臺前審查關,扎實推進備案審查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都以貫徹、體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基本前提,都著眼于強化中華民族共同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ㄎ澹┥钊胪七M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常態化宣傳教育,加強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貫穿青少年成長各階段。做好黨的民族政策宣傳解讀,強化網上網下正面引領。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力爭形成一批操作性強的研究成果。做好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確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茖W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抓好《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學習宣傳工作,推動“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在各族干部群眾心中牢牢扎根。

 ?。┲嬛腥A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著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基本內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挖掘烏海地區“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小三線建設”等各民族“一起走過”、“一起走來”的典型事跡,引導全市各族人民更加團結一心,繼續奮勇前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抓好文藝創作。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書法城建設,更好滿足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七)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實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推動各民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堅決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

  三、立足功能定位,在爭做“民族地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模范”上見行見效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內蒙古闖新路、進中游貢獻烏海力量。

 ?。ò耍┰跇嬛尾豢善频奈覈狈街匾鷳B安全屏障中下苦功、求突破。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續推進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鞏固深化“七治”成果,做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評估,高標準組織實施美麗烏海生態環境提質行動,推動地區生態環境實現脫胎換骨。聚焦PM_10、臭氧污染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自治區考核要求。建立完善交叉執法、聯合執法等區域執法聯動機制,推動烏海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常態化、實效化。抓好《烏海市礦區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落實??钙瘘S河入蒙首站首責,主動服務“三北”工程攻堅戰特別是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大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烏海湖清淤疏浚,深化河道“四亂”整治、黃河烏海段綜合治理,加強四合木保護區和龍游灣濕地保護。堅持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因地制宜推進防沙治沙。

  (九)在構筑堅不可摧的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中守好職、盡好責。開展防范化解政治領域重大風險專項行動,牢牢守住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烏海防線。以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為目標,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烏海。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常態化抓好燃氣、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隱患問題排查整治。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輿情應對和處置機制,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推進政府債務化解工作,防控金融和重點企業債務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健全完善國防動員工作機制,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優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拓展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十)在建設勢強勁足的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中挑重擔、扛重責。按照“鞏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戰新、拓展裝備、優化傳統”發展思路,打造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5個超百億級產業鏈群,力爭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提質翻番。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精細化工產業,提升傳統能源產業現代化水平。推進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基地建設,建設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和國內首家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提高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科技創新成果本地產業化水平。全力打造自治區西部綠色能源消納基地,做大產業支撐,提升產業能級,以新能源產業發展賦能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可降解材料、氨綸、電池材料溶劑等下游產業,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基地,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工業硅、有機硅為支撐,布局多晶硅、硅油、硅橡膠及下游配套產業,形成重要的硅基全產業鏈基地。

  (十一)在建設量大質優的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中顯特色、見實效。發展城郊型休閑農業,促進城鄉融合、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推進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建設提質擴面,改善農區人居環境。抓好“菜籃子”工程,發展特色高效精品農業,構建以精品葡萄、設施蔬菜、現代農產品加工和現代農業服務為支撐的產業體系。推進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改造,探索農業節水補償機制,提高資源使用效益。

 ?。ㄊ┰诖蛟煳∪慌畈膰蚁虮遍_放重要橋頭堡中增動能、添活力。融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經貿往來,提升資源落地加工能力。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加強與天津港、青島港等交通聯系,暢通出海通道。培育本土外貿企業,推動對外貿易提質增效。主動融入黃河“幾字彎”都市圈,推動建立沿黃五盟市區域協同發展、西部地區“3+1”合作等機制。加快G1816國家高速烏海至石嘴山段、S37地方高速烏海至上海廟段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推動地方鐵路專用線路與國鐵線路串聯銜接、互聯成網。加強與周邊地區生態、交通、產業等領域務實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ㄊ┰谕苿愚D型發展中走在前、作示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統籌推進產業轉型和城市轉型。加速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推進礦權整合、焦化企業重組、煤炭洗選加工行業垂直一體化整合。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力爭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實施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提質、城鎮節水降損,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推進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做好低碳產業園中遠期發展規劃,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和資源要素配置,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構建“畝均、耗均、水均、碳均論英雄”評價體系,提高產業集約集聚發展水平。大力發展“公轉鐵”、“散改集”、“油改電”、全封閉管道運輸等綠色運輸。落實“科技興蒙”各項舉措,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研發機構、研發活動全覆蓋。抓好“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最大程度便民利民。實施好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出入口和重點區域改造,高標準建設濱河二期、高鐵片區。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綠地管控,促進城市“內外兼修”,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培育建設一批特色街區、潮流夜市、網紅打卡地,激發消費潛力。融入自治區黃河“幾字彎”文化旅游帶建設,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和特色產品。

  四、增進民生福祉,在爭做“邊疆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模范”上見行見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解決突出民生短板弱項,靶向用力、精準發力,從更深層次增進民生福祉,努力爭創共同富裕先行市。

  (十四)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抓好重點人群就業,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落實以工代賑、籌資投勞、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政策措施,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健全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制度。密切龍頭企業與農區居民利益聯結機制,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農區居民增收。優化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十五)促進教育醫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落實教育、醫療高質量發展“1+N”政策措施,提升教育、醫療水平。做好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及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工作,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實施普通高中“強基計劃”,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多樣發展。加強教師培養,提升師德師風。深化職業技術學院管理體制、薪酬制度、院系專業設置改革,打造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行公立醫院公益性導向績效考核。實施醫療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工程,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在實現城市、農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基礎上,高水平實施養老機構達標升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養老服務清單全覆蓋“五個行動”,努力形成具有烏海特色的“幸福居”養老服務發展模式。

  (十六)健全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參保工作精準擴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擴大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范圍,做好兜底保障。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促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互補銜接。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織密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

  五、維護邊疆安寧,在爭做“興邊穩邊固邊模范”上見行見效

  全力維護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和民族團結大好局面,堅決守好自治區“西大門”,真正以烏海一域之穩服務全國、全區大局之安。

 ?。ㄊ撸娀c邊境地區的互動發展。密切與甘其毛都、策克、滿都拉等口岸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口岸+腹地”經濟聯動模式,打造腹地加工制造基地,強化腹地支撐能力,加強對邊境地區的支持和帶動。強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設,爭取國家、自治區支持,逐步打通連接策克、烏力吉口岸的鐵路、公路運輸通道,推動形成高效、便捷、綠色的多式聯運運輸體系,與口岸地區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往來。

 ?。ㄊ耍┨嵘鐣卫硇?。以創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為契機,推進社會治理數字化,實施“互聯網+基層治理”行動,健全“城市大腦”、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平臺功能。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工作體系,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大工程”,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落實網格員激勵獎懲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踐行“浦江經驗”,推行信訪代辦服務,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常態長效推進“治重化積”專項工作。

  六、推動開放發展,在爭做“邊疆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模范”上見行見效

  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和國內區域合作領域部署要求,立足地區轉型發展實際,抓住最核心、最關鍵的任務,聚力突破,帶動開放,在服務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積極作用。

 ?。ㄊ牛┲D變思想觀念。做到“七個摒棄”,樹立爭創一流、趕超爭先的雄心壯志,強化發展意識、機遇意識、成果意識、創新意識、大局意識、細節意識、市場意識,以“有解”思維破題解題。強化改錯就是改革的觀念,堅持以問題導向改進工作、補齊短板、推動落實。增強開放發展意識,主動跳出地域限制,自覺把烏海發展放在全國、全區大局中審視,看清自身優勢、空間和潛力,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方向、找準路徑,努力為服務自治區開放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ǘ┲鲃尤谌雵鴥葒H雙循環。強化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促進項目、資金與人才全面引進,激發開放活力。密切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及成渝等區域聯系,積極承接國內先進產業轉移,參與國內產業鏈分工,深化協作配套,更好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發展外向型經濟,支持企業積極拓展對外貿易,擴大產品出口。

 ?。ǘ唬┏掷m優化發展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打造“無憂辦”政務服務品牌。發揮助企解難服務小分隊作用,推動各項惠企政策精準直達、落地見效。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開展涉企長期未結案件專項清理,推進企業合規改革、涉企違規收費治理,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七、激發奮進力量,在爭做“弘揚新風正氣模范”上見行見效

  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抓好“三多三少三慢”問題整治,推動廣大黨員干部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ǘ┖B務實清廉儉樸之風。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興務實之風”、“弘揚清廉之風”、“養成儉樸之風”的重要要求。聚焦“慢、粗、虛”等突出問題,著力整治“庸懶散拖”等不良風氣、“一般化、過得去”的工作態度、“大呼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法、“發文即止、開會即了,議過就此放過”等形式主義頑疾。一體推進“三不腐”,健全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制度機制,整治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推進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常態化治理。強化“節約就是增長、就是發展”的觀念,做實“五個大起底”,推進各方面資源全面節約、高效利用。

 ?。ǘ┘ぐl干事創業精神動力。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引導各級干部自覺把兩種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實好“爭先進位、賽馬比拼”工作機制,賽出“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拼出實干的作風、火熱的干勁、拼搶的血性。鞏固深化“雙曬”機制,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干事氛圍。建立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和正反向清單,完善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等機制,分領域分層級評選“擔當作為好干部”,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量化考核,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

  (二十四)強化精細精致精準意識。結合大興調查研究和主題教育,督促引導各級干部沉下心來、靜下氣來研究問題、破解難題、推動工作。聚焦落實“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工作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和職能定位,細化目標要求,明確載體抓手,精準部署、精細推進、精確落實,推動形成嚴謹細致、一絲不茍抓經濟、促發展的工作氛圍。強化報賬意識、交卷意識、成果意識,確保每一項任務落地落實。

 ?。ǘ澹淞⒄故緸鹾A己眯蜗蟆i_展經驗成果大起底行動,把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下來,形成長效機制。開展“北疆楷?!?、“內蒙古好人”、“最美人物”、“烏海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挖掘推薦工作,全方位宣傳展示烏海各項事業發展成績,展示全市各族人民艱苦奮斗、接力奮斗、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

  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是內蒙古必須辦好的一件大事,是烏海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完成好的重大職責使命。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錨定兩件大事真抓實干、緊抓快干,努力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烏海新篇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