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帶隊到烏斯太熱電廠進行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為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署,推動產教融合,精準對接企業需求,10月16日,烏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平帶隊到內蒙古能源發電烏斯太熱電廠進行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招生就業處處長牛志韜、電力工程系主任周紅梅、應急技術與管理系副主任李粒參加。
李平一行與烏斯太熱電廠總經理任保國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圍繞人才供需、聯合培養、專業共建及人才留存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破解“育人難”“留人難”課題。
需求對接:精準把握企業用人要求
李平說,學院扎根烏海、服務地方產業,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電力工程系、應急技術與管理系等專業緊密對接能源、化工、安全領域需求,近年來為地方輸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術骨干。此次行動旨在了解企業需求,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招生就業處介紹了學院招生就業情況及校企合作模式,表示學院雖已探索“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路徑,但需進一步深化與企業的精準對接,把企業崗位需求、技術標準“帶回去”,把學院專業優勢、培養特色“講清楚”,實現供需雙向奔赴。
企業發聲:直面“育人”“留人”雙重挑戰
任保國介紹了企業發展現狀與人才需求。作為內蒙古能源集團旗下重要發電企業,該廠承擔區域電力保供與能源轉型任務,隨機組智能化升級與新能源項目拓展,對電力運維、熱控技術、應急管理等復合型技能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同時,企業面臨兩大核心問題:一是應屆畢業生實踐能力與崗位要求適配度低,“育人成本高、上手慢”;二是技術崗位人才流失嚴重,部分畢業生因職業發展受限、地域吸引力不足或基層認知偏差離職,導致人才斷層。任保國提出,期待與學院共建“烏斯太熱電廠訂單班”,將企業培訓前置到校園,通過“職業導師制”與成長激勵機制提升留存率。
深化合作:共繪“育人-留人”解決方案
校企雙方圍繞“培養用得上的人、留住培養好的人”達成共識:一是聯合培養。探索“2+1”訂單班模式(前2年在校學理論,第3年入企跟崗實習+定制培訓),針對發電運行、熱控檢修等緊缺崗位定向招生,嵌入企業“職業導師制”;二是專業共建。結合企業技術升級需求,優化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等專業課程,引入企業真實案例與技術標準;三是人才共育。邀請企業技術骨干任兼職教師,參與教學與技能競賽。組織校友返校分享經驗。設計“基層崗位價值認知課程”,幫助學生理解技術崗位成長路徑;四是長效溝通。建立校企定期會晤機制,動態調整培養方案。設置“畢業生反饋渠道”,收集建議形成“需求-培養-反饋-優化”閉環。
會后,李平與在電廠工作的學院畢業生進行交流,了解其崗位、職業發展及對學院培養的建議,強調“留人靠待遇,更靠成長感與歸屬感”,學院將以企業滿意、學生受益為標準檢驗培養質量。
此次行動是學院落實“穩就業”“保就業”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地方能源產業的關鍵一步。學院將以此為契機,梳理企業“育人-留人”需求,優化電力、應急類專業布局,推動人才培養從“規模供給”向“精準匹配”轉變,通過全周期職業引導與基層崗位價值塑造,助力企業破解人才留存難題,為區域能源產業輸送更多“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用戶登錄